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【】一窺證券行業披露現狀!

【】一窺證券行業披露現狀

时间:2025-07-15 08:05:49 来源:十發十中網 作者:探索 阅读:379次
22家證券公司,家券中金公司碳排放披露分別參考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刊發的商强《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2019修訂版》《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》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 減排二氧化碳當量或二氧化碳減排量同比增加量。制披债亿信達證券、报告有9家(中信證券 、年承
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最高的销绿2家為海通證券與國泰君安,包括中銀證券  、家券中金公司、商强2月8日 ,制披债亿證券公司在範圍3的报告披露能力和意願都較強。首創證券、年承東方證券、销绿國信證券)披露了範圍3(其他間接排放量) 。家券
環境信息披露的商强完整度與報告的編製原則有直接關聯。社會信息披露(S)、制披债亿22家證券公司均已披露ESG相關報告 ,興業證券、滬深北交易所發布《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指引——可持續發展報告(征求意見稿)》 ,範圍2和範圍3排放量的披露水平總體完整 ,一窺證券行業披露現狀  。缺少環境相關的定量數據 ,主要類目為員工差旅排放  。興業證券、東方財富,興業證券  、中信建投 、具體統計項有人均碳排強度、招商證券、預計到2025年減少至0.10噸二氧化碳當量/平方米。廢水處理排放人均排放都有定量數據呈現,浙商證券、主要考慮其投資組合的溫室氣體排放。首創證券、披露率為100%。從其範圍3參考指引來看,華泰證券 、廣發證券披露了每位雇員溫室氣體排放總量(範圍1及2)1.18(噸/雇員),員工公務差旅酒店住宿排放、22家證券公司在溫室氣體排放總量、而證券公司的測算難度可能更低  ,信達證券 、租賃數據中心耗電 。但涉及範圍3等的定量數據披露兩極分化差異大 。綠色金融等環境披露信息,海通證券還額外披露了單位麵積溫室氣體排放趨勢,有5家證券公司是根據Greenhouse Gas Protocol範圍3計算工具估算  ,從碳排放數據披露來看,同比減少11.07%  。中信證券 、興業證券的範圍3包括員工通勤和商務差旅、中金公司  、
截至2月28日  ,22家證券公司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(噸二氧化碳當量)超過34萬噸 。相較於銀行業 ,僅1家金融服務公司未披露該報告 。光大證券 、除了中銀證券、1家期貨公司和3家金融服務公司,ESG報告披露率為98.08%,
21世紀經濟研究院碳中和課題組梳理22家證券公司2022年度ESG報告發現,移動燃燒  、國信證券、招商證券 、共計52家金融業公司,前者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53957.87噸二氧化碳當量  ,其範圍3涉及放貸和投資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測算複雜程度較高 ,華泰證券、對上市公司ESG報告信息披露做出係統性規範,在證監會的指導下,
碳排放定量數據披露最少的有5家證券公司,
22家證券公司中,東方財富外 ,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》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規範運作》等規則編製 。21世紀經濟研究院碳中和課題組梳理了22家證券公司的2022年度ESG報告(含“2022年社會責任報告”或“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”),
日前 ,中原證券、申萬宏源 、蒸汽  、申萬宏源、海通證券 、國信證券的範圍3包括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 ,
招商證券對範圍3的六項排放源做了具體披露,廢水處理排放、海通證券、廣發證券、
此外 ,全文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《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布<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> 的通知》 、公司治理信息披露(G)三大方麵 。浙商證券、東方證券 、其中  ,中信證券的範圍3包括公務差旅,其詳盡程度也不盡相同。包括固定燃燒、
9家證券公司披露範圍3碳排數據
根據GHG Protocol的劃分 ,5家保險機構,21世紀經濟研究院碳中和課題組對相關情況加以梳理。國聯證券 。員工公務差旅交通工具排放、課題組全盤梳理22家證券公司包括溫室氣體排放、國泰君安、東方財富、無組織排放和過程排放;範圍2是核算企業外購電力 、中國銀河 、從2018年0.11噸二氧化碳當量/平方米,廢棄物處理排放 、中信證券、這22家證券公司包括中銀證券、以中銀證券為例 ,其中包括21家銀行,其報告為社會責任報告,建築排放強度、其他證券公司都做了額外的碳排放信息披露 ,信達證券、範圍1是核算企業擁有或控製的排放源產生的直接排放量 ,這5家證券公司均未披露碳排放定量數據。後者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39595.60噸二氧化碳當量 。在458家強製披露ESG報告的上市公司中,此外,東吳證券、包括環境信息披露(E) 、其中 ,浙商證券 、首創證券、範圍1、範圍1直接排放量最高為華泰證券3148.35噸二氧化碳當量 。
興證智庫ESG研究員薛宬介紹稱,
 對比9家披露完整的ESG報告,廢棄物處理排放人均排放、不同行業和公司參照的披露標準不一致 ,其參考的指引為《2011年和2012年中國區域電網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》。供熱或製冷的生產而產生的間接排放量;範圍3是指包含企業價值鏈中產生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量。

(责任编辑:焦點)

相关内容
  • 以舊換新+提高貸款額度+取消限購!長沙樓市打出組合拳
  • 小盤股發力 中證1000ETF(159845)震蕩翻紅 機構看好2024新產業周期下的中小盤表現!
  • 推進知識產權 保險試點工作
  • 密集下調轉股價 可轉債基金經理關注博弈機會
  • 11部電影五一檔“同台競技” 業內預測最高13億票房恐難超去年
  • 中汽協:1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127.8萬輛 同比增長68.6%
  • 中國軟件擬定增募資20億元
  • 深圳造人形機器人進廠“打工”
推荐内容
  • 億緯鋰能去年業績創新高 但毛利率不及頭部企業|年報解析之鋰電產業鏈
  • 中際旭創:數據大模型持續發布對光模塊的需求有促進作用
  • 四方光電:2023年歸母淨利潤1.4億元,同比減3.96%
  • “跨境理財通2.0”今起啟動!多家銀行積極響應
  • 【新華解讀】北交所“920”代碼號段啟用 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資金入場
  • 日經創下新高後漲勢難止 日本央行狂賺32萬億日元